闻君何处似神仙,笑养閒心事事禅。若作七金山上客,吹箫骑鹤弄云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雁行临慰暖如春,玉粒金包即拜恩。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
二生在昔闻孤竹,一死于今愧屈原。
圆篮下颁诚有谓,此情兄外更谁论。
道大谁能与,才难圣所叹。浮云虽暂掩,宝气不终蟠。
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
明月生东岭,波光一鉴开。欲寻甘露寺,更上妙高台。
黄鹤千峰去,苍云万里来。无端吹觱篥,唤起洞龙哀。
一种花曾耐久看,可怜红不倚阑干。雅宜窗畔添芳讯,漫向墙阴怯暮寒。
露重不妨轻手折,秋深祇觉上头难。淮南已是登仙去,冷落霜天鹤顶丹。
诗坛一何峻,寻盟休论且。
弟子性嗜酒,白莲许入社。
寒水巫阳峡,暮日苍梧野。
大雅久不闻,今侯真作者。
立身重意气,黄金何须有。富贵非本愿,山林宿所耦。
清肃峻门墙,箴规日谨守。閒或理琴书,健还操井臼。
衣须裁称意,食惟期适口。栽菊取晚香,种松因耐久。
煎茶委小婢,浇花必自手。乐在可忘忧,事简无取咎。
翻覆任世情,是非休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