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天女化为舍利弗,本无障碍女男身。散花究竟涅槃觉,学书初学卫夫人。
发愿为吾全写诗,画楼春暖日临池。空将十纸摹梁鹄,留与家书说卫漪。
鱼山学行覃溪笔,留得书丹在我家。不写簪花传化度,自然高浑发清华。
月霣风寒注逝川,去年此夕奈何天。房栊久闭尘凝簟,书画搜遗墨满笺。
儿女悲啼倚灯下,形容绰约步阶前。更无入梦肠空断,且费扶鸾问散仙。
智师一字五万钱,千字文无人间烟。旃理临之冰雪仙,忽思铁手拂笺年。
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
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