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京口寒潮,扬州晓雨,江天催我归船。池馆秋灯,词人终夕流连。
草堂旧约樱桃会,付闲情、画里琴边。祇匆匆、花月光阴,诗酒华年。
宣南社事蔷薇老,记一尊听曲,醉也凄然。芋火僧坊,竹炉烹雪无眠。
来时与子荒城话,又西风、拉杂铜弦。恐明朝、芦花枫叶,冷逼吟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