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香吹生兰渚,飞霜下荻州。月波清浸夜,天幕冷垂秋。

远屿迎潮没,寒烟护水浮。冲歌来泽畔,知是采菱舟。

京口寒潮,扬州晓雨,江天催我归船。池馆秋灯,词人终夕流连。

草堂旧约樱桃会,付闲情、画里琴边。祇匆匆、花月光阴,诗酒华年。

宣南社事蔷薇老,记一尊听曲,醉也凄然。芋火僧坊,竹炉烹雪无眠。

来时与子荒城话,又西风、拉杂铜弦。恐明朝、芦花枫叶,冷逼吟肩。

柳根斜日系孤篷,乘兴追寻湖水东。物外久忘秦世事,此中还有晋人风。

古梅瘦鹤林逋客,白酒黄花彭泽翁。我自入林犹未密,卜居邻近往来通。

万斛馀皇照叵罗,清江鸭绿笑颜酡。山西上将能横槊,塞北名王尽倒戈。

露布夜除玄菟垒,霜笳晴拥白狼河。金闺漫作辽阳梦,一战燕然石已磨。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

幸窃壮举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

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本崇风教厉乡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