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惊风吹破明月光,琉璃片片成胡霜。胡霜落地几千尺,白虹乱走冻且僵。
今夕何夕登高堂,入眼拳石裂昆冈。摇星勺水流潇湘,相逢意气何飞扬。
为君呼明月坐君,床叱白虹饮君觞。床头魍魉不敢哭,杯中江海波颠狂。
三五仙人歌春阳,欲下不下愁霓裳。忽然夜半叫鹦鹉,恍疑天外趍凤凰。
明珠乍落三石梁,奔龙飞电鸣干将。明月不肯住,白虹且欲藏。
吾将直跨白虹去,倩天手抱明月翔。他时访我天河旁,与汝散发抽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