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後,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

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波。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

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

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

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

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

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

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观草亦有术,可使无涯际。谁知帘下情,或有林閒味。

南郭虽如此,东皋亦何异。便可弃衣冠,閒枕青云睡。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

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

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尚为诸侯客,独屈州县卑。

南游炎海甸,浩荡从此辞。穷途仗神道,世乱轻土宜。

解帆岁云暮,可与春风归。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

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

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上贵见肝胆,下贵不相疑。

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错挥铁如意,莫避珊瑚枝。

始兼逸迈兴,终慎宾主仪。戎马暗天宇,呜呼生别离。

父子强梁暴乡里,乡人怨忿切心肝。须臾沉没无遗颂,看取水南张状元。

寻春游上路。

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缨满。

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

珠树始开花。

欢娱方未极。

林阁散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