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移舟泊江干,晚烟春树团。同行懒归去,秉烛发高言。
沽酒招舟子,聊慰江上寒。蓬窗时眺望,波平静不澜。
妓船管弦息,沙岸鸥鹭閒。此心有法慧,何必谢尘缘。
梦入华虚境,驰驱大道安。潮声惊夜半,疑是出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