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
冈形来自蜀,山色去连吴。
毫发开明镜,阴晴改画图。
翰林能忆否,此景大梁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北窗风劲雪云繁,移疾端居避世喧。
载酒谁过杨子宅,张罗休署翟公门。
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促尔徘徊忆真赏,远天新月照黄昏。
后台花发映前台,红紫成林绿作堆。三日一花尤尽在,愿言均作四时开。
旧曾相识此扁舟,江黑云低对戍楼。象帝祠前秋似叶,伏波山下月如钩。
百累长从梦里休,起来尘土塞胸头。溪山风雪年年路,灯火琴书夜夜楼。
众草未愁啼鴂早,震雷堪报蛰龙幽。人生只合推行止,云物无心自去留。
断渚新莎日日生,蟠窗侵户总多情。晚风双屦苔应识,夜雨孤灯水自清。
尺地未忘元化在,九天今见泰阶平。鸬鹚鹤鹳年年事,不及鹍鹏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