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觉祥烟绕禁门,宝兹宫里见后孙。
便令三洞张钧乐,直许千官醉御樽。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身乾坤。
须知此会百常有,遥看天颜一倍瘟。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屏居卧南冈,策杖遵行苇。凉风吹絺衣,澄江澹生朏。
纵睇秋旻高,云英何韡韡。感时鸣蟋蟀,阅世遗葑菲。
鹤岂愿乘轩,龟且聊曳尾。侘傺辞帝阍,偃蹇伴山鬼。
庞公荷耒耜,君平谢筐篚。白首抱明德,斯人岂不伟。
劣不成行字半斜,低头空自笑涂鸦。拈毫羞被旁人见,故向晴窗下碧纱。
天下汹汹党人死,神师一呼群盗起。此时理乱都不闻,心醉君家老孺子。
欲为孺子吾不能,短衣匹马呼秋鹰。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汉帝陵。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乞灵风鹤屐折齿,壁后寘人汗如洗。樵渔杂沓坐林间。
蜉蝣尘埃不可攀,石头扰扰柴桑閒。
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