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中九华峰,天削冰苍玉。
宾主何参差,来云自联续。
我相唐肖家,八人居宰禄。
朱阑几兴废,下视寒江曲。
吴侯来是邦,百事无窘束。
休日一登临,风月咏觞足。
安得附黄鹄,一举遗尘俗。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满院飞花休要扫。待留与、薄情知道。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金銮登对择忠良,嘉纳儒臣蹇议长。图治取人当数路,吏能全不在文章。
白华秀岩谷,孝子心苦悲。幸逮百年养,食贫常阻饥。
浃辰被淋雨,道路人迹稀。子无一金产,何以自支持。
立身苟不愧,贵贱同所归。有才不用世,天意安可知。
吾生方多忧,相见未有期。爱子千金躯,令名无已时。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前有浊樽酒,忧思乱纷纷。小来重意气,学剑不学文。
忽值胡关静,匈奴遂两分。天山已半出,龙城无片云。
汉世平如此,何用李将军。
恋阙子牟远,还乡贺监狂。
老人忘节序,有菊即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