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曩岁榜扁舟,万里归自蜀。
五月下瞿唐,六月过浮玉。
於时始识公,一笑忘暑毒。
羽扇临清流,华觞跋红烛。
一别十五年,去日如电速。
孤生晚还朝,歛退惭陆陆。
要津非所冀,见公心自足。
斥归又七载,衰病将就木。
造物哀其穷,公来位岳牧。
每见语谆谆,与世异寒燠。
圣朝方急贤,登用及钓筑,如公实旧德,顾岂待梦卜。
初闻一札下,已报四辈趣。
悬知新天子,虚怀须启沃,愿公论其大,始为天下福。
即宣垂拱麻,宁复摛文宿?
夜深霜月冷侵肤,醉饮归来得自娱。
雾气水光同浩渺,误看田野作江湖。
张衡愁处起离情,不见黄州王子声。
絮酒只鸡千载事,楚天明日是清明。
池馆临丘壑,泉声落座隅。林间逢隐者,端坐说唐虞。
紫燕去若飞,君今竟何之。妾返红闺中,从今夜夜思。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