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童出门望,鸥鹭满空下。江水淡无情,尽是忘机者。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归骑駸駸踏去尘,数朝晴日暖如春。
向阳渐喜闻南雁,炙背何妨问野人。
度漠兼程閒鼠褐,据鞍浓睡侧乌巾。
穷冬荒景逢温煦,自是皇家覆育仁。
閒云晴日护空庐,遗蜕翛然万象疏。须发尚存那是幻,尘埃不动总成虚。
山中丹熟留烟灶,华表人归想道书。谁去谁来真野鹤,月明潮落事何如。
几处楼船湖上逢,半闲丞相有遗踪。天教秋壑生瑶草,重牧吴山第一峰。
病久无书问起居,有书还复索亲书。但能数字何须楷,从此三年遂不虚。
湖海却忘魂梦外,亭台犹想笑谈馀。静探月窟诗中意,舞罢莱衣每愧予。
夙昔爱琴鸣,流泉指下生。子期今已没,谁听断肠声。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