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招魂水涨津,远山浓抹雾如尘。忽风忽雨春愁客,乍煖乍寒天病人。
芳草远黏孤骑没,绿杨低罩几家贫。天涯飞絮归何处,不到登楼也怆神。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争屯未就云头合,结党欲成风势高。
风来柳线转媚,雨过桃华更妍。著履绕堤散步,自言不减神仙。
小亭凉气多,一榻扫烦燠。四面环清流,閒坐豁心目。
曲径转危桥,古藤蟠老木。山光当昼寒,竹色上衣绿。
时有薰风来,荷气自芬馥。幽鸟啼深林,疏花落棋局。
终日远尘氛,萧然似空谷。
遥瞻鹤驾驻河东,海峤无由达寸忠。宗社百年恢盛业,君臣千载庆奇逢。
陇云簇仗旌旂晓,山雨清营草木风。南北共朝氛祲息,问安趋觐大明宫。
底时待诏辞公车,畴昔胸中著异书。
端愧骑鲸老正字,会寻觅句旧题舆。
春残讵有花经眼,梦罢试教莺唤雏。
径欲追随说情话,即今犹奈酒尊无。
草深洲渚郁蒸天,南客移舟晓涨前。庭下学诗怀往日,台中持简及芳年。
家支月俸供调膳,手采乡风进奏笺。为说里门诸父老,竞看车马过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