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旧七首 其四 龙树寺槐

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昨闻代者又殊好,趣撤墙屋重经纶。

我来避嚣值喧閧,匝地瓦砾天灰尘。落成突兀定何许?不惜一掷千万缗。

为槐装点失槐养,何爱争此荒寒滨?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

魂归绕槐或三叹,古意灭没从谁陈?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於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

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

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

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

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

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

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

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

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

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欹倾。

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

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

於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构清寰瀛。

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

不烦吹律而后暖,千古宜以此为名。

莲疏菊未破,野艳独敷荣。

濯水红缨细,铺园步障平。

露寒偏发色,风劲不摧茎。

采掇聊供饵,丹房助气清。

驾言出北门,长桥拱门外。

双溪东西来,到此而始汇。

人言似章贡,玉虹夹其背。

拟作合江亭,景物无小大。

分得新题赋未成,暖风香散玉炉尘。楼台无月不宜夜,天地有梅先得春。

世路近年难独客,好山随处著闲人。何如寄傲南窗下,学戴渊明漉酒巾。

长空糊云夜风起,不分成群跳狂鬼。

倒提三尺黄河冰,血洒莲花舞秋水。

飞萤负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鹠。

绿袍乌帽逞行事,磔脑刳肠天亦愁。

中有巨妖诛未得,盍驾飙轮驱霹雳。

如何袖手便忘机,回首东方又生白。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驿亭榴火照尘容。依约舞裙红。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