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壮日千里。
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黄州小郡隔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
知命无忧子何病,见贤不荐谁当耻。
平泉老令更可悲,六十青衫贫欲死。
桐乡遗老至今泣,颍川大姓谁能箠。
因君寄声问消息,莫对黄鹞矜爪觜。
国风久巳熄,如火不再然。流为玉台咏,铅粉娇华年。
政须洗妖冶,八骏踏芝田。青苔明月露,碧树凉风天。
尘土一一尽,象纬昭昭悬。寂寥抱玉辨,争竞摇尾怜。
幸有元公子,不为常语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