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著关头过,长榆叶定稀。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上饶灵山无它灵,空山满腹著水精。
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水。
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
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
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飣出琼瑶推。
齿牙著处霜霰响,殽鲭厌後胸襟开。
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
胸中自有水精官,不怕醉乡无畔岸。
袅袅秋风动客怀,啾啾猿鹤苦相催。鲁侯不遇关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
万里驱驰离旧国,十年奔走在尘埃。吴兴山水何清远,一棹扁舟归去来。
牖下嗟吾老,天涯忆汝单。因人知不易,行路敢辞难。
有舌囊宜括,无鱼铗莫弹。饥驱为客早,惜别恨千端。
南客停舟问草堂,北人相见说文张。宝刀金甲閒清世,缃帙牙签有古香。
仙梦不思尘路险,别怀应共海天长。他时化作辽东鹤,还指华亭是故乡。
灵象来西域,奇丽荐南滇。鲛丝冰泪滴,蛤粉夜光县。
映彩疑花笑,切翼类蝉联。薄云全带月,澄流微澹烟。
欲奉咸阳殿,先近五侯筵。
晓来一雨洗尘痕,浓绿阴阴可一园。燕子声中寂无事,独穿苔径出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