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潋滟云霞,空濛雾雨,长堤柳色如茵。问西湖何似,粉面初匀。尽道软红香土,东华风月俱新。旧游如梦,尘缘未断,几度逢春。
蓬莱阁上,风流二老,相携把酒论文。最好是、四娘桃李,约近东邻。别后使君须鬓,十分白了三分。是人笑道,醉中文字,更要红裙。
问篱边、黄花开否,瓮头新酒篘未。故人有约酬佳节,一幅锦云先坠。
凝暮睇。正溪上、西风飒飒吹凉袂。行人笑指。□大似渊明,吟诗吻燥,忍待白衣至。
曾报与,松下巢居居士。应来别墅同醉。三人对月歌还舞,千载重阳奇事,何况是。
青云士、京华冉冉催征骑。吾侪耄矣。愿强健年年,茱萸在手,分寄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