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北望楚天分,君去扬帆入綵云。草色秋迷彭蠡泽,不知何处吊番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红旗连属晓荧煌,万马嘶风去路长。知是黠羌来款塞,亲临丹阙纳降王。
怀归频卜夜,经地每询名。风俗见同异,声闻别性情。
川通诸郡接,河尽急流平。数折岸张曲,深秋暮气清。
微风生远树,高月峙孤城。送米悲穷邑,听更愧旅茕。
昨宵未敢醉,危坐敬王程。
虎头燕项封侯骨,捷奏红旌报建章。痛饮黄龙真快意,帐前生缚谷蠡王。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别是愁滋味,被冷香消矣。风浪一番过,心情近若何?
醉也应难醉,睡也应难睡。听尽一更更,砧声和雁声。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突昔元未珍。
乘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