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独空林下,荒斋喜见君。扫苔聊共坐,剪韭更论文。
华发扫青镜,浮名寄白云。绨袍如有意,慎勿又离群。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五夜箫声逐凤凰,碧桃枝下几传觞。云开郭隗黄金馆,花满卢家白玉堂。
尚拟故人来汉阙,不堪游子去濠梁。相思欲吊天南冢,落尽梅花大海傍。
机上无丝奈若何?缫成白雪不须歌。茧庄收尽乡闾茧,城市几无著绮罗。
爱客孔文举,能诗陆士衡。十年求识面,千里饱闻名。
郁郁芝兰秀,萧萧风露清。几时樽酒畔,容我话平生。
年时床下拜庞公,鸡黍留连日正中。
客子倦游归计速,伤心先友转头空。
清时作宦得閒游,更喜祗园景物幽。山色连云迷晓径,松声绕涧杂寒流。
层台回首诸天近,半日凭栏百念休。薄暮归来心更乐,离离禾黍万家秋。
禽巢先觉晓,蚁穴未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