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老辈西斋,纵横甚、才华无敌。记曾见、酒酣以往,高吟撼壁。
诗妙共惊神有助,书工更觉行逾密。恰当时、狼藉满贫家,何尝惜。
一转盼,伤今昔。人争购,如和璧。喜深情我友,犹珍此册。
阅竟茫茫增百感,风流一去无消息。问后来、健笔起骚坛,谁其匹。
忆昔长干道,登台雨正晴。长飙枫树远,独鸟大江清。
柳巷三洲隐,芦花两岸明。当杯愁落木,揽古爱佳名。
敢抱遗珠叹,难忘泣玉情。诸方来梵响,是处起歌声。
紫蟹香粳饭,银鲈菰米羹。三秋怀鹤驭,十载记鸾笙。
此日黄华早,悲风白露横。似闻华表语,翘首彩云生。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