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维帝里,宫阙五云间。师到是何日,禅西若个山。
浣衣天界晓,清梵紫金閒。早晚门人念,东林定里还。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骨格纯刚蹄角全,轩然鼻孔自辽天。
不贪陕府栏边草,肯遍耕翻祖父田。
玉闺还是佛中身,只采苹花了世尘。
閒度芳年孤月晓,贵联戚畹一庭春。
青枝路接藁砧近,瑞锦辞翻黄绢新。
我亦卜邻平乐里,忍听歌薤咽清晨。
联吟官廨劈罗笺,十月分司寄惠泉。身后幽宫原得所,当时采地鲍家田。
湖楼经醉惯,旧题淡墨,几度瘴乡春。壮心空酒盏,十载回翔,蓬转动孤根。
投荒倦客,选胜日、同款深尊。游兴阑,碧浔烟水,半入楚江云。
惊魂。安仁花县,石尉河阳,已思归成引。归未久、追寻陈事,前梦无痕。
今宵咫尺蓬山月,度关山、双照怀人。人更远,空劳对月思君。
一别罗浮竟未还,观深廊古院多关。君来几日行虚洞,
仙去空坛在远山。胎息存思当黑处,井华悬绠取朝间。
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阴阳消长不停机,在我何常无定规。否极中间存大用,遁临已上识先几。
尧夫因甚怕处盛,正叔如何善救危。幸有羲周精蕴在,安身不必打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