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者赴召 其二

习静东山里,空林闭两扉。独承丹陛诏,暂解绿萝衣。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倦枕先鸡觉,寒汀伴雁孤。

寂寥谁省录,衰疾且枝梧。

鹤骨秋添瘦,龟肠夜自呼。

盖棺吾事定,未敢泣穷途。

曾子立言诏后世,战陈无勇非孝也。

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而况判死乃得生,父母贵体非轻舍。

忠孝从来只一原,此道於今识者寡。

兹湖老师遗墨在,光焰万太追风雅。

发挥天经与地义,为怜世人多聋哑。

跋语流传壮矣哉,忠由孝出非外假。

厥今边庭尚绎骚,其势飙炊陵诸夏。

孤忠步步踏实地,纸上陈言付土苴。

报国即是报新恩,忠孝断断非二得。

两阃对峙贵通情,胸怀如水常善下。

不见天高并地阔,要令物物归化治。

雍容课笑净边尘,直把兵氛都汛洒。

名垂竹帛增亲荣,入观至尊金斝。

到此纯孝通神明,冥冥之中锡纯虾。

病夫山中何所能,功成请将椽笔写。

记得追游故老家。红莲幕府在长沙。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夜踏花。思往昔,谩咨磋。几番魂梦转天涯。葵轩老子今何在,岳麓风雩噪暮鸦。

昔别都亭柳,垂条几度新。独辞燕赵路,相和楚阳春。

老去辙鱼涸,时来尺蠖伸。中丞远意切,上党故情亲。

延士堪为主,移家岂在人。渔樵今自适,龙凤古谁驯。

地得知音侣,天留报德身。有期孤钓渭,多事负耕莘。

西极连三晋,南云望八闽。海霞疑振藻,江月恍交神。

客阻关山暮,鸦啼风雨晨。邺台停五马,空复访纶巾。

伊川门下已齐腰,清苦谁如雪里樵。浩荡山林行靡靡,低迷蓑笠影飘飘。

枯梢一夜号寒堕,野菜寻春待冻消。炙手故应犹可恝,高人尘甑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