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墨香销凤影残,上池凉水夜初乾。似将帝子苍梧瑟,共作秋声万叶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丘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少小爱桑麻,农书凡几家。圃栽常抱露,池步屡逢霞。
青粉衣沾竹,红烟盏媚花。山图还种药,不遣鬓生华。
大将青庐直禁宫,高贤驻马玉杯同。柳垂阊阖千章绿,云涌蓬莱万片红。
十二年前汗漫游,佗城杯酒共登楼。榜名已自魁三象,物论还归第一流。
内翰新篇传北阙,先公遗树满南州。怀中书札多时在,未敢因人造次酬。
非明非暗亦非台,万像从教影现来。
刚被老卢书破壁,没尘埃却有尘埃。
马蹄尘外访仙源,风景苍茫别一天。清泚潆迥三四里,碧桃閒落几千年。
馀香不逐东风散,丽色长凝晓露鲜。此景共知人事罕,肯饶金谷美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