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斧出幽林,移竿野水深。相逢休问姓,偶坐便知心。
岩桂香堪爨,江鳞美易寻。平生山水趣,终不为朝簪。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
新春迟迟旧春改,日积馀分几分在。嫦娥兔宫圆影多,二十六弦迟岁华。
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薮泽兮大狝禽。于乎!
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西观才黔突,题舆却佐州。济时卑管晏,赍志在春秋。
暧暧孤云没,沈沈厚夜幽。升堂闻礼乐,终觉愧程仇。
淮海身如系,岷峨路去赊。相思冰雪里,却立嗅梅花。
立苍茫,有幽花瘦蝶,相傍弄清光。云绉舒罗,江纹展练,图画重认潇湘。
便正好登高望远,奈霁色、遥隔楚天苍。屐懒筇慵,总都孤负,菊盏萸囊。
佳日悔抛春永,便黄昏未到,易近斜阳。水叶摇红,岸花堕白,怕又风雨凄凉。
望三两、青空雁影,是蕉笺、蘸墨写离肠。为问蛩阶伫月,知否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