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
黄流鸣涧壑,余波或被路。
堆埼珠联属,石径龃龉。
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
徙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
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又踏君山路,来驱陌上尘。
江仍旧时面,我是去年人。
爱听松声古,休催柳色新。
片云衔落日,梅与月争春。
转眼过三纪,搔头见二毛。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
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
初心未歇忆钱塘,不为间游再渡江。
自恨一生多癖病,四明山好懒开窗。
道在何妨拙,身安一任贫。
已知如意事,不逐苦吟人。
瀑布空山月,梅花破屋春。
奚囊有佳句,未肯寄朝绅。
差别道难通,应须识自宗。
无根枯树子,月夜影重重。
敛藏先用肃如秋,次第阳和遍九州。
岁月正缘闲里度,纷嚣那得静中游。
明知与点有真乐,未足希颜却自愁。
讽咏棹歌思九曲,与君重红泛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