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杏园红过雪披离,杨柳无风绿线齐。寒食人家在原野,乳鸦墙外尽情啼。
江城终日雨如麻,病骨侵陵暖尚赊。晴色忽惊春似锦,偶从此地看桃花。
要路诸公宠禄兼,红炉炽炭酒频添。迂疏只合长清冷,案牍时呵冻笔签。
轻身矫捷似猿猱,编竹为箍束细腰。等得吹箫寻凤侣,从今割断伴妖娆。
山矮仙灵偏起敬,水无深浅有龙韬。
近来不数称尖者,此塔虽低反自高。
试从沙渚入荆城,十里金堤掌样平。
晓露香留红芰湿,午风清逐白苹生。
柳边系马频酤酒,沙际呼鱼旋作羹。
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辍暇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