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京洛风尘久,江湖音信稀。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罂粟苗轻翠瓣娇,水仙胎满暗香飘。丁宁雪霰休凌藉,任打窗前败叶蕉。
翠帘高凌天,峰麓旷且平。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
呼吸纳元气,溟蒙变阴晴。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
上有空僧巢,岩栖炼神形。
寥寥水月观,洞见心胸明。
我昔凌天梯,恍若登赤城。
浮杯动松影,发笑回天声。
从兹便高举,永极云霞情。
白发垂堂日,苍生引领时。未酬将母念,恰有过门期。
寿酒腰金舞,安车戴节驰。秋风虽在迩,莫作美莼思。
一生长抱恨,终亦是贫居。
遗信留孤鹤,营坟卖古书。
竹斋无俗物,秋圃有寒蔬。
福善何言昧,悠然望太虚。
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
崖谷摇落尽,银海眩花生。霏霏漾漾,闭门三日断行人。
我欲寻幽无路,但见砌平凹凸,粲粲尽堆琼。片片匀如剪,散入马蹄轻。
梅索笑,竹含贞,酒频倾。矜香斗色,鼻塞无孔眼瞠瞠。
昔则寒林水墨,今则瑶台琪树,奇妙孰能名。起舞歌白雪,聊聊我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