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青山卧,莓苔积雨深。病多知药性,客久见人心。
众鸟趋林健,孤蝉抱叶吟。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柴车朝出莫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
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胆瓶斜对一枝兰,羡尔高风不可攀。怪道连宵频乡梦,春风香正满深山。
社会赋诗不就,公当酬我杯盘。小酌倘寻旧雨,东篱还对长官。
睡熟山窗白,邻鸡殊有情。为怜归梦好,报晓独无声。
远自五陵独窜身,筑阳山中归路新。
横流夜长不得渡,驻马荒亭逢故人。
起舞簪花老尚狂,梅花应记旧高阳。
蕊宫仙子无尘韵,幽谷佳人有靓妆。
斜月半檐微弄影,断桥深夜忽闻香。
真成坐对被渠恼,不信先生铁石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