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三

淮北淮南两地情,藕花菱子月三更。心同老鹤无多睡,听得东轩剪烛声。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壮日千里。

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黄州小郡隔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

知命无忧子何病,见贤不荐谁当耻。

平泉老令更可悲,六十青衫贫欲死。

桐乡遗老至今泣,颍川大姓谁能箠。

因君寄声问消息,莫对黄鹞矜爪觜。

松底秋风翻两袂,杂随妇孺探胜地。

长谷横出小天池,斗下荦确沙石碎。

再折冥径路绝,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牵发甫脱免,乱石磊磊堆无次。

舆人掷我剑负行,跳践圆尖锋刃锐。

俄惊轰腾声震壑,瞥双白龙窜岩背。

潴为潭水清且深,苔痕草色浸苍翠。

更循铁壁寻瀑源,或挟而登蹲而憩。

突兀银潢一道开,鬼斧劈削灵槎逝。

吹泻峥嵘复蜿蜒,疑是骊龙抱珠睡。

云中见首独垂胡,下饮碧海光景丽。

蒸浮日气生绮文,投浴几辈欧凫戏。

列坐盘石罗酒,箕踞窥瞰神魂醉。

获此奇胜冠山北,唐宋诸贤所未至。

凿空忠今十载前,始遭海客发其秘。

颇悟造物无尽藏,亦缘阻险保幽邃。

衰老力弱摹状穷,安得柳州为作记。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

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

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

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孟冬才初旬,飞雪遽如是。微闻夜窗鸣,及晨忽盈砌。

古树垂寒枝,亚亚琼瑶缀。烟霭如云屯,咫尺迷城市。

须臾风怒号,入面劲如刺。仆夫声嗷嗷,兹惟凶荒岁。

枵腹巳连朝,鹑衣近复敝。沟壑死不免,冻馁何足计。

吾闻心恻然,此地人多累。南方当此时,和煦如春气。

辛勤事耰锄,衣食亦不匮。虽遇水旱年,仓庾犹有备。

今我过诸州,亦闻发赈济。贫者未沾粟,富者已盈笥。

从来救荒难,十百才一二。勖哉诸有司,辑宁尚加意。

三江何处落,一座忽皆倾。飒飒风翻槛,冥冥雨暗城。

鱼龙春已化,罔象夜偏惊。转烛波萦日,传杯浪逐萍。

图穷疑见岸,流急不闻声。试问绣衣使,仙槎几度行。

蓂荚生阶,验他荣落,叶叶准随芳序。争似名花知应候,替把支干频数。

红香开陈四时,鳞次蝉联,墙阴远似玫瑰补。还指水西亭外,蔷薇当路。

依约倩女前身,蔓长刺短,罥人多少情绪。自花底、玉郎久别,甚潮信、都无凭据。

照蟾影、凄凉院宇。历头新换番风误。只独对珍丛,遗篇夏正閒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