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淮南两地情,藕花菱子月三更。心同老鹤无多睡,听得东轩剪烛声。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翻翻竹梢叶,习习蘋末风。水气稍澄澈,云阴反蒙笼。
解襟面虚旷,幽兴欲飞冲。得意耻独善,慨然环堵中。
江上新堂,乍开春宴,幻出琼花玉树。不借东风,吹它红萼,似怕韶光轻妒。
但得好春回,谩问道、何人分付。谁疑只欠幽香,冷装偏耐深处。
曲曲阑干凝伫。忆万点寒声,小窗曾赋。绣幕低坐,钿筝龙笛,唤起湖山烟雾。
不尽苍茫意,乍销向、翠颦红舞。五马重来,六桥芳草无数。
存亡三十载,事过悉成空。不惜沾衣泪,并话一宵中。
初伏焱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
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
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
清贫学士卧陶斋,壁上墨君澹无语。
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窥歌舞。
联诗得句笑出省,策马涉泥归闭户。
床头余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荐俎。
相逢杯酒少年游,宝剑千金不易酬。风约柳丝寒不定,雨笼花气小生秋。
诗成错落千重锦,人在玲珑十二楼。未论邀欢如许事,看君吐纳已风流。
土诏侏{牜世}未易知,欣看苍赤气恬熙。年丰比户皆篘酒,俗朴沿街尽贸丝。
麦饼乳茶留客坐,芦笙铜鼓赛神祠。笑余忝作蛮夷长,无诈无虞两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