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我来春未动,兀坐秋忽老。客怀饱世味,尘土不容澡。
尚馀笔砚癖,俯仰半华皓。中年得异书,夜讽或至卯。
尔来口生棘,妙语时耳剽。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缃缥。
什袭秘不传,凛若璧在赵。念兹访遗逸,从人掇残藁。
何当发其藏,囷廪一倾倒。穷途百态恶,归思疾飞鸟。
终当馈所有,共此绝代宝。岁晚同吟哦,乘风上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