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有客有客栖东蒙,庞眉皓首颜如童。风流不异渭川老,矍铄宛似商山翁。
少年学得卢扁术,济人利物多阴德。橘井香泉涵碧空,杏林花雾蒸春色。
昨宵南极散光芒,天开华旦呈嘉祥。人生七十古来少,年登八帙尤非常。
寿既高兮聿多福,阶下芝兰何簇簇。玉斝频斟寿酒香,綵衣戏舞春风馥。
春风堂上列华筵,筵前称寿来群仙。丹桃满盘竟何祝,愿与龟鹤同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