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门外孤艇,黄叶山中一瓢。惆怅青云旧侣,相思不到渔樵。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烟波缥缈散花台,祇苑初传鹦鹉杯。岛上一珠悬照乘,江中双树辨如来。
林开碧嶂孤城转,水合青天两岸回。已泛仙槎逃苦海,欲乘灵气望蓬莱。
拥衾起长叹,读我案头书,书中何所有,乃见太古初。
巢许在箕颍,洗耳避唐虞。揖让不屑睹,况忍谏征诛。
采薇虽西山,道隆情已污。
陌上开残艳艳花。东君得意与芳华。愧无远翼随青鸟,那有闲情赋白蛙。
闻折柳,忆投瓜。金尊檀板总堪嗟。催人岁月何时了,重迭春山绕县衙。
人生何苦走西东,眼底浮云迹易空。远路挈家经至险,大船鬻货伏真穷。
马行蜀栈高天碧,猿啸巫山落日红。木叶萧萧时序晏,人生何苦走西东。
水生远岸折蒲芽,春色骎骎染物华。
伎{作右换养}一诗安老草,眵昏两眼眩空花。
楼分古柳烟光薄,桥倚青帘日影斜。
此药未知谁可共,隔篱独许钓鱼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