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落处即登台,匹练光中首重回。旧苑灵峰摽海涌,东林精舍倚云开。
剑痕转恨雄图尽,麈尾谁传祖印来。所以酣歌宜达曙,坐深五马莫相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铜龙高失翠,玉尺旋生华。星宿灵妃府,琼瑶帝子家。
光留长信月,影乱上林花。一望银潢接,寻源未有槎。
乍见真堪乐,将归却可怜。乱山孤客影,斜日欲离天。
别泪江亭上,乡心马首前。凄凉分手处,后会在何年?
儒苑昔推唐吏部,将坛今拜汉将军。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三峰杰立镇乾坤,经纬功成笔尚存。晴日照临文发彩,雨云飞近墨留痕。
诗书若悟鸢鱼妙,山海徒开水竹轩。投老管城缘底事,玄天幽默本无言。
慈元殿上朔风侵,讲罢孤臣泪雨深。行在更无南去路,中兴犹有北来心。
一言竟免青衣辱,万古终悲白壁沈。世乱经纶亦何济,大忠祠下柏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