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古山寺

灵源飞鸟外,崱顶翠蒙茸。雪覆经春叶,云残渡壑钟。

逢僧留半偈,习静爱中峰。自笑红尘里,谁能寄远踪。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

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

傍连岚领秀,面对湖光溢。

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

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江声撼群山,万马东南驰。盘盘铁瓮城,鼓角缠秋悲。

维天有设险,实为奸雄资。阿奴何许来,王业自此基。

金陵气已基,虎口馀义熙。潜机寿阳发,凛凛天象垂。

划然九州鼎,竟属卖履儿。中原自汉蹶,神器良屡移。

黄屋如传舍,与夺谁汝疵。顺守尚有策,嗜杀徒自隳。

山阳作虞宾,豚犬犹能知。零陵一累囚,互亡何足疑。

凶德一至再,鬼责其何辞。殄歼肘腋来,泉壤悔莫追。

惜哉勤王功,一臭万古遗。我登黄鹤山,指顾生嗟咨。

茫茫六合内,俯仰几盛衰。尧年与桀日,究竟孰纲维。

东去云悠悠,西来风飔飔。把酒呼山灵,听我鹤林诗。

忽见新荷长绿萍,恍疑残雨散银屏。幻身惯舞风前白,弱质终浮水面青。

斗实当年歌赤日,中逵何处觅繁星。却惭谁是深根蒂,雨约风翻总未停。

仙郎游宦岁华深,清节应无愧古今。双鹊也知消息好,高堂日日报佳音。

一饮初歌第一歌,乾坤万物属中和。醉乡能发天然乐,况复幽人情兴多。

已遂东篱约,龙山兴渺然。怀中狂白眼,马上望青天。

老我终年事,关心令节前。峰峰随采石,一榻正孤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