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佛性深如海,中边见各异。
道在有无间,语论皆儿戏。
几多名利僧,妄习诸家气。
贪嗔尚缠牵,生灭何由离。
三世古今佛,岂离根本智。
捨此觅菩提,谁證菩提位。
吾师识自心,有为皆委弃。
冥坐不知年,了了忘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