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闻笛

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

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天明汉江上,唯见水云深。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玉宸赐得水云身。初欣不佩绅。烟霞一任著衣巾。朝中散袒人。
湖水静,了无尘。语兼天上春。道人相见肯情亲。银钩墨尚新。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古人曾有言,力学如行路。设不进一步,即为退一步。

高秋驻行宫,清暇鲜几务。耽书有宿缘,娱此深山暮。

即景自体验,未觉胜前度。踟蹰生愧惭,空复寻章句。

晴日鸟相唤,轻风花乱飞。红尘休入户,次第正抄诗。

弃捐踪迹尽悠悠,山水之恩亦太优。

成熟此生无再辱,发扬何事敢他求。

乘闲今日联高足,就隐明年独远游。

潭面可量才万丈,总于春恨作浮沤。

子阳意高希古人,文如行空无定云。

清明未容诗酒污,放旷自许渔樵亲。

故园好木日夜长,友逝兄沦不同赏。

改绿移红自若何,蹑磴扪萝心独往。

我昔迷津经上吕,斗出飞亭压行路。

石影参差研匣寒,花阴回薄书奁暮。

离家十里山转深,琅玕满地芝成林。

竹鸡睡去月当午,闲听孙登长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