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已三年久,情堪万里余。常劳燕塞雁,不到蜀江鱼。
浩荡心中事,迟回纸上书。白头还好在,一泪满朝裾。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劫尘不到华山云,岸帻披襟立树根。世事料应看不得,何妨合眼且忘言?
山雨疏疏心又惊,起瞻天色斗微明。
他年一枕江关梦,知忆蓬窗此夜声。
坡仙果何辜,黄州七年客。
价高日月低,名大夫地窄。
嗟彼舒亶辈,岂不辨菽麦。
阿党更妒忌,一视皂与白。
结束何妨早,将行四顾频。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
远树动宿鸟,危桥怯病身。渐明恒自慰,应免复迷津。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
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
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
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自服大还丹,千秋去紫烟。徒闻不曾见,画里觅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