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构枕方塘,使台寂佳致。
二色真楠材,轮奂极精致。
花木四面围,如立复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1021—1110)成都人,字醇翁。第进士。累迁凤州别驾。王安石当国,擢为梓州路提举常平。上疏力言新法不便,宁愿罢归故官。后知蜀州,又论茶法害民,遂谢事去。
门被五王德泽,家承七帝恩光。古今富贵迥无双。多少公卿将相。久蕴腾空气宇,行看平步岩廊。更祈王母寿而康。真个人间天上。
鸳瓦晓霜浓,酒力渐消寒力。好是一堂和气,胜十分春色。髯翁笑领彩衣郎,同祝寿千百。看取明年欢宴,更强如今日。
淩云石壁连乌尤,金焦两点浮中流。恨无北固丹阳渡,亦是西南第一楼。
十月梅花春未知,竹閒璀璨出斜枝。耐寒巧作新妆面,绝胜含章檐下时。
吾庐虽小亦佳哉,镇日人稀径自苔。山鸟声依风色入,庭花影共月光来。
笔床茶灶随钱办,药圃瓜畦逐岁开。况是谢公楼不远,梦余聊复笑衔杯。
郁林步障昼遮明,一炷浓香养病酲。
何事晚来还欲饮,隔墙闻卖蛤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