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消瘦一分娇,玉恙才闻起昨朝。膏沐脩容还自强,羹汤亲手为谁调。
愿将郎作鸳鸯绣,曾把花同蛱蝶描。情比博山炉更煖,那须炙盏始寒消。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春衫初试淡红绡,宝凤搔头玉步摇。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
古道今芜绝,吾乡尚有人。老于朋友内,觉汝弟兄真。
岭树寒犹叶,边沙暖不春。天涯新得叔,风义好相亲。
不胜情处若无情,姿态虽妍骨不轻。每向灯前吟好句,屡从弦外听新声。
浮沈薄宦卿怜我,摆脱红尘我望卿。北地苦无风月好,闷来惟取浊醪倾。
朝向吴头行,暮投楚尾宿;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
谪仙祠下杏花残,孤客维舟倚暮寒。相好相思不相见,满江风雨夜漫漫。
碧云长在天,碧泉长在山。谁怜卓锡后,宛转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