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

亡命迭为文酒会,飞笺截句列长筵。

坐干涕泪娱酣战,归狎烟波又换年。

湖海相望聊示疾,梦魂不灭与攀天。

飘山坠叶穿疮雁,星底谁窥访衲船。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
秋千期约。

浙省同年七八人,相思无复更相亲。钱塘江上今宵月,却有清光到海滨。

亲承祖意振宗风,一派曹溪万折东。傍石作亭怜卧虎,临泉持钵度降龙。

天开图画平山勇,人仰菩提四海同。劫火弥天仍独在,吾师信是佛中雄。

风尘如此送君行,莫惜离觞与再倾。执手且听杨柳曲,过江便是越州城。

龙驹堕地即千里,凤鸟及时才一鸣。年少有才终大用,贾生曾擅洛阳名。

酌酒芳树下,寒光照玉壶。举觞酬明月,起舞鹤影孤。

清夜恍惚逢仙姝,丰姿绰约形容癯。琇莹充耳双明珠,纤腰杂佩青珊瑚。

邀我东游见麻姑,南昌仙人在坐隅。杯倾沆瀣酣芳液,连日东风吹不苏。

酒醒满襟香露湿,雪花眩眼光模糊。欲与仙人借双凫,朝游罗浮暮西湖。

谁能持将北斗劝,何当吸取东海枯。君不见醉倒樽前曙光白,不知此乐今有无。

庭际何所有,有萱复有芋。

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