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
藏修洞口云空集,舒啸岩幽草自茸。应喜斯文今不泯,紫阳秉笔纪前功。
何处是西林,疏钟复远砧。雁来秋水阔,鸦尽夕阳沉。
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汤师不可问,江上碧云深。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分根徙核望春栽,曲径幽蹊手自开。今日成林浑著子,花时不折一枝来。
天历重更端,哲人兹命世。
尝闻月旦评,况是高阳裔。
椒花作寿杯,爆火通炉桂。
穹龟及苍鹤,尚以千年系。
曰惟五行秀,复与明时契。
他日求老成,不须从渭汭。
当年公瑾,早三五文社,誉蜚龙腹。滚滚毫端誇丽藻,不数江潘海陆。
探得灵珠,夺来花簟,久侧时贤目。沉冥埋照,一杯常满醽醁。
回想玉勒京华,侯鲭分饷,华馆燃红烛。赋罢凌云词客老,空赏谈天炙毂。
笔傲千秋,丹成九转,长啸须眉绿。官衙昼静,春风吹动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