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世五归白下

意阔无归计,言归路更长。相看疑绝塞,惜别在重阳。

寒水烟迷棹,高天雁带霜。此中殊洒落,谁得拟行藏。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非闲静不可作诗,非老懒焉能读书。开卷空山照华发,吟编荒径入吾庐。

独上江亭望,长江豁壮眸。风帆随雾捲,雪浪拍空浮。

天堑中原迥,王灵百世悠。酒酣千里客,聊尔一优游。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

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电语流空夜正赊,将军雄剑断长蛇,衡云犹护梦中家。

分付清尊催皓月,安排长笛换惊笳,恨深愁极一欢哗。

公事多馀暇,看山到远村。云庄依竹见,樵径过桥分。

野水晴舂碓,岩松昼掩门。所忻花县近,归路任黄昏。

君不见青青河畔草,秋死严霜春满道。

又不见天边日,薄暮入虞泉,

晓来复更出。匆匆年光不相待,

桑海由来有迁改。人生荏苒百年间,

世上谁能驻光彩。秦皇汉武希长生,

区区烟雾求蓬瀛。骊山茂陵皆蔓,

悠悠千载空含情。荣枯自有主,

富贵不可求。正值百花飞似雪,

如休不饮令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