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士彦监宪

半载韶雄厌滞留,雨添新水送行舟。何因不动南来兴?所愿聊分北顾忧。

贾谊感时书溅泪,孔明经国笔为筹。使君倘采强边策,春满关南十五州。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待月长生殿,迎风太液池。

兹颜欢乐日,圣德盛明时。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

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赵遥。

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

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

蚊子眼中藏刹土,红灯焰裹势眉毛。

毫发虚空全不漏,海山相击浪滔滔。

石牛吃尽张公粟,木女垂丝钓巨鳌。

新罗国打西川鼓,东震旦抛北越刀。

孔自孔,毛自毛,

针劄不入大雄豪。妄想颠倒苏公盛,

未解撑船弄行篙。岂在文言多卜度,

德山拄杖不敲槽。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蒍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甕,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朿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残灯吹了闭禅关,风约孤萤落砌间。

本为饮茶妨睡早,强寻诗句拟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