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高翼闲未倦,孤云旷无期。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顾我于逆旅,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获忝携人知。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青冥殊未迟。南桥天气好,脉脉一相思。
仙掌下驰道,清露滴芙蓉。无憀似酒初醒,身世笑颦中。
万朵花灯夜宴,一叶扁舟海岛,寂寂五更风。误赏明妆靓,愁思满青铜。
陂六六,三十六,渺何穷。江南曲曲烟雨,谁是醉施翁。
但恨才情都老,无复风流曾梦,缥缈赋惊鸿。寄语清净社,小饮合相容。
秋意满前,正衔杯、又见江乡风物。同巷高人应念我,伏枕萧条四壁。
许大忧怀,无边归思,捻断髭须雪。自怜迂叟,岂堪相伴朝杰。
去岁今辰,想莼羹鲈绘,高兴徒发。几度长空南望,尽雁字千行明灭。
揽镜堪悲,壮颜非旧,秃尽冲冠发。危楼昨夜,坐到西岩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