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厕中鼠,为犬苦,仓中鼠,居大庑,人生要贵审所处。
一朝得志取卿相,奈何乃与赵高伍。行督责,殊不经,夷三族,具五刑,阿意求容终无成。
雄鸡自断尾,所愿不为牺。富贵苟已极,税驾安能知?
出东门,牵黄犬,逐狡兔,兴不浅。回首顾中子,涕泣知难免。
呜吁何不审所处,得勿见笑厕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