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在何处,缥渺罗浮东。鸡鸣海日动,隐映扶桑丛。
中有读书屋,悬崖挂苍穹。天鉴开龟湖,湖月照九龙。
何以爱两峰,万物一体中。居两以观一,两峰一峰同。
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春风杨柳拂行舟,有美联翩共远游。入洛陆机新作赋,依刘王粲故多愁。
旧京珠履三千客,荒冢冬青一十秋。湖上好山无恙在,独持卮酒对群鸥。
只今廊庙有居州,野渡宜横一叶舟。月上东山成独饮,花明西苑共谁游。
杜陵卧病伤今雨,宋玉怀人感暮秋。多谢新诗寄林下,寿筵无地献觥筹。
枝上花,花下人。红芳与绿鬓,颜色骄青春。花开满枝还结子,人生莫作浪游身。
莲叶盛。寻幽准约烟艇。名园深处小池亭,碧筒劝饮。
玉容寂寞扇痕凉,想应绮梦催醒。
繁华事,休更省。栏干几度愁凭。灵梭分得半机云,归来书锦。
翠盘凝露泻珠圆,还疑零落金粉。
澄奁乍启素练净。剩闲鸥、孤照清影。欲语水仙难认。
又斜阳、艳艳暗催,游兴一镜吟魂,天风冷。
天南唐后无如此,元公之文鲁公书。体逾骚人擅约洁,画若铁柱撑空虚。
俯临大渊削崖壁,三百尺余秋翠滴。披草读之晓虫寂,天开灵境初何心。
客蓄奇怀远相觌,面石久益钦两公。与唐家国诚哉忠,江深山荒风露湿。
不语之语精犹充,盛极开元有天宝。一侈应欢功再造,乘舆归来自传老。
收京设使监国为,何至迁宫泣难道。春秋始终必正之,后世功罪虞曲辞。
职非南董借藓石,王新建遂庐山碑。
榛隐移新宅,桑情托旧溪。水声喧户近,山色入檐低。
地僻心从远,观幽物自齐。思君梦中路,犹识五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