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愁阴颇觉助烦疴,别日回头已似多。
联诗古亦有韩孟,共和今岂无羊何。
踏青未晚归来约,举白何妨醉后歌。
顾惮礼容成简慢,愿君贳我勿加诃。
未拆娇红浅紫骈,差差众叶翠翘然。
误称兰艳风流冠,且纵桃夭万一怜。
列槛闭帷增峭烈,诉杯阁笔负婵娟。
司花处子春风面,醲态奇香想象焉。
人以居郊僻,心为读易柔。于人无可怒,经岁不生愁。
天地还消长,风云任去留。与谁曾计校,呼马亦呼牛。
司南车,辘辘转。务与冥行指迷,肯被傍人指点。三脚驴却步不前,老杨歧恶殽难掩。
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
清晨对镜冶容色,意欲取郎千万金。
谢公雅尚廉侯政,兼得如君不可加。
自有袴襦歌道路,长驱旌旆访国霞。
林僧解诵松窗句,厅吏能封竹槛花。
今日北辕堪健羡,清风留与后人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