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曾拚一死争三事,思退如今又一秦。书奏但知强国体,似公忠义几何人?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阴老疑龙战,风高怯海飞。枯蓬不自息,归鸟竞相依。

时节惊流水,生涯托墐扉。哀歌向妻子,吾道亦牛衣。

杨子波涛阔,知津已有年。晴沙明鸟迹,腥水带蛟涎。

树色藏孤岛,钟声破晓烟。劳劳成底事,又买渡江船。

香消云锁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

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羲和无停车,万物岂长久。颜回一何天,盗蹠一何寿。

明镜蒙埃尘,安能别妍丑。松柏遭剪伐,不如蒲与柳。

所以刘阮徒,沈酣托杯酒。

月落飞乌鹊。

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和士女、盈盈欢谑。

眼底春光何处也?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

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

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诉尽、人间纷浊。

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

与蝴蝶,遽然觉。

小桃花谢又花开,閒却当初玉镜台。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