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春归不可留,斗柄已峥嵘;老至不可却,雪鬓森千茎。
少年所读书,废忘如隔生。
旧交死欲尽,存者万里程。
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
悠悠一饱计,泯泯千载名。
逝将山丘归,不见河雒清。
挑灯坐待旦,揽笔衰涕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