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半叶落,西风方满林。无人到此地,野意自萧森。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我爱长沙国,全如洛与伊。
诸公早闻道,老我谩耽诗。
忆昨相追逐,何知有别离。
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万里倦行役,秋来瘦几分。
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
雪岩偶得片时留,倾倒清尊兴未休。香积寻常分药水,禅林自昔枕江流。
羊肠盘转层崖荫,山腹空悬古洞幽。谈笑相逢情更厚,何当携手约重游。
逢原为县吏,地僻类仙居。俸入堪供母,公馀每读书。
诗人赓棣萼,邻叟饷溪鱼。家世应如许,期君发轫初。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根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