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少年时,到处游名山。讵知数载后,反堕尘网间。
故乡佳山水,梦寐不可攀。感慨乌槎冈,栖迟碧水湾。
兹辰入深谷,如得青莲环。拂石爱萝薜,穿云听潺湲。
谁寄草堂赀,已开松菊关。况复迂宪节,绣衣相往还。
终焉慕陶杜,岂敢侪商颜。霜叶晚瑟瑟,秋华晓斑斑。
溪桥供憩息,池馆燕馀閒。便当此卜筑,足以散疏顽。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饮马居延志复东,谁还五利策和戎。军声稍似平淮后,雪里人人识晋公。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浮云蔽月夜森森,老矣秋虫都不吟。落叶空阶野人梦,一檐残雨滴诗心。
羽人推转阿香车,童子穿松拾翠华。
天上赐衣沾雨露,山中诗锦织云霞。
瑶台紫气秋横剑,石室丹光夜走砂。
拟借茅君三白鹤,乘风骑到玉皇家。
文武声光秉宪多,离歌频自颂中和。鲈乡不复知鱼嗜,蓬径时闻有鹤过。
京雉五云看日近,关榆千障似星罗。慨慷欲绣平原否,闻道装中只五紽。
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
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