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
闻见长历然,灵源不受触。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息影山中两鬓苍,感怀身世正茫茫。无才祇合田园老。
有志何曾弧矢偿。倦马归来途尚识,黄粱炊罢梦全忘。
悲秋宋玉工词令,谱出新声当乐章。
大隐何妨卜市廛,华裀长日拥婵娟。吟馀河朔堪消暑,住久临邛不记年。
千里壮心惭骥枥,九霄寒色舞龙泉。长安此夜占星斗,半入荀陈座里悬。
带得西湖一树清,却因松竹并兰生。如今收拾归横卷,冷坐钓台非有情。
血战残玄菟,虚声更度辽。谁知和敌议,忽下圣明朝。
路隔铙歌断,涛惊海汛遥。何当舞干羽,氛祲喜全消。
吴山卢处士,潇洒地行仙。云卧怜丹壑,茶歌慕玉川。
盖棺方事定,刻石又名传。清逸重题号,明经有子贤。
天公不愤小桃开,故剪瑶花伴落梅。后夜月明风更恶,有人无语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