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巴山画坛射雕手,握笔独向天涯走。南海苍茫岱岳高,海岳之间传名久。
一去匆匆十馀年,飘如孤云渺如烟。渝州乍见疑是梦,不信故人到眼前。
为我一笑解画囊,忽然满目生光芒。日照四海珠玉灿,波摇五湖烟霞长。
钟馗一怒拔剑起,魏武观海浪迤逦。翠竹挺出风露间,寒梅傲立霜雪里。
自云别后行路难,天南海北苦往还。风尘荏苒朝复暮,总胜沉沦在故关。
故关当年浮云蔽,欲留不能去无计。岂是游子忍离乡,梦闻杜鹃辄流涕。
我亦仰天出门来,异乡灯火独徘徊。篱下何止千般苦,终不愿返巴王台。
山城夜静月当头,请君同上酒家楼。举杯为君歌一曲,朝天门下水悠悠。
结搆立嘉名,轩窗四面明。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池际龟潜戏,庭前药旋生。树深檐稍邃,石峭径难平。
道旷襟情远,神闲视听精。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
曙雨新苔色,秋风长桂声。携诗就竹写,取酒对花倾。
古寺招僧饭,方塘看鹤行。人间无此贵,半仗暮归城。